长沙县春华镇:科技赋能 建设“数字田园”
长沙县春华镇:科技赋能 建设“数字田园”

         盛夏时节,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春华镇的万亩粮食生产基地生机勃勃,大小沟渠纵横交错,远眺稻田平整有序,万亩良田连片绘出大
“丰”景。



      这里曾经只是一块块分散的小田。作为长沙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先行区域、长沙市粮食生产“四高”综合改革示范区,生产
基地坚持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打造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市精细化、区域化粮食产业发展新模式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推
动乡村振兴。



     “我们整合各类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,实现了区域田块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节水高效、农电配套、宜机作业、土壤肥沃、
生态友好。”长沙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石碧娟介绍,基地规划粮食生产总面积10057亩,2022年至今,这里粮食生产“高标准、高技术、
高产量、高品质”试验示范区从317亩扩面提质到了3400亩。

      为进一步推进“耕地智保”应用场景,春华镇利用“铁塔视频哨兵”“图斑快递”“智慧农业”等科技手段,全面实现耕地“非农
化”“非粮化”信息化监管和智慧治理。生产基地周边设置有两座监控铁塔,它们就像哨兵一样,全天候24小时守护着周边的农田。一
旦发现耕地有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,比如破坏耕地、挖塘养鱼、挖湖造景,或者是耕地没有用作种粮食,堆放各类建筑材料等情
况,后台可一目了然,各级田长可在第一时间责令整改。



     “近年来,春华镇通过严格落实耕地‘非农化’‘非粮化’专项整治工作,对照‘一图一策’方式,逐一落实现场核查整改。2023年
度耕地恢复工作完成812.26亩,完成率 100%。”春华镇党委副书记、统战委员李彦说道。

“目前,基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覆盖率、良种推广运用率、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、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100%。2022年,双季稻亩
产超过1275公斤的大丰收,2023年更是超过1319公斤,2024年新增100亩试验田。”石碧娟介绍,我们积极探索发展“院士农业”,引
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、中国种子协会等16家科研机构,吸引隆平高科等90余家科技企业进驻,邀请10个农业院士专家团队建成科研
基地13个,推动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落实落地。基地培育了自己的优质稻米品牌,经济效益显著,努力打造从水稻种子到品质原
粮销售的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。

来源:星沙融媒

同类推荐
  • 新邵县藕塘村:齐心共建惠民桥,拓宽乡村振兴路
  • 逸迩阁书院:打造新时代“岳麓书院”型农家书屋
  • 洪江市:学用“千万工程” 喜迎“丰收洪江”
  • 桃源:高粱成熟季 农机收割忙
  • 谢家铺镇:乐看稻菽千重浪 喜闻稻香满家园
  • 国际视野聚焦湘西!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考察湘西,见证乡村振兴成果!

Copyright 湖南华夏湘村经济研究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地址: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香樟路255号
华夏湘村网法律顾问:陈军律师
湘ICP备2024064967号-1